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因一普通工人,中国航空发动机又迎来新突破,

来源:航空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自一战以来,现代战争不再是过去依靠人海战术就可以取胜。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都意识到了坦克和飞机的重要性。空中飞机轰炸、侦查、空降、空战,地面上坦克步兵协同作战

自一战以来,现代战争不再是过去依靠人海战术就可以取胜。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都意识到了坦克和飞机的重要性。空中飞机轰炸、侦查、空降、空战,地面上坦克步兵协同作战,现代战争的雏形已经显现。

到了海湾战争,形势又有所改变。制空权和科技成为了决定因素。伊拉克的百万雄师在联军的飞机轰炸下毫无还手之力,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而能让飞机上天的核心就是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航空发动机已经发展成为可靠性极高的成熟产品,正在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等多种类型,作为各种用途的军民用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动力。

而作为飞机的核心,自然航发也是最难研发的部分。对比那些老牌军事强国,我们中国的航发研制起步晚,因此航发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最难,也是最顽固的短板,按照飞机设计师的说法,中国几乎任何一款飞机,不管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都存在各种程度不等“心脏病”,尤其在战斗机使用的大推力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上,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耗时40年,经费几百亿,终于搞定某型号发动机,开始取代外国30年前水平的进口发动机,但在某些关键指标上,还有一定的不足!而今天的主人公一位普通的农家子弟打破了欧美几十年的封锁,彻底攻破航发难题。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主要制造商有以下几家:美国通用电气航空集团、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法国斯奈克玛公司和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而前三家几乎包揽了民用和军用航发90%的产量,并且故障率低,寿命长,技术先进。这三家两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也是引领了整个工业革命时代的国家,再加上一战二战时期的科技大爆发,一路发展至今在百年历史的积淀下积攒了大量的先进技术。


美国通用电气航空集团

而我国的航发技术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仿制,再加上欧美国家对我们中国进行高端技术封锁已经是人尽皆知,虽然凭证一代代航发人不懈努力,但同欧美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生产的f100发动机

而出人意料的是美国的这一封锁却被我国一位普通技术工人打破,这位普通的技术工人名叫洪家光,是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普通车工,同时也是数控车工双料高级技师。

1979年,洪家光出生在沈阳的普通农村家庭,从小就开始帮家里干农活。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初中毕业之后,他选择了一所技术学校。

从家到技校的路程,往返车程需要四个多小时。当其他人把这个时间浪费在车上睡觉的时候,珍惜时间的洪家光则选择了看书,将往返的公共汽车变成了他的移动图书馆。三年的光影转瞬即过,洪家光利用坐车的时间自学了四本技术书。也正是凭着这股刻苦的劲头,洪家光199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被分配到工厂,初期的厂房又小又破,机器又老又旧。每天的工作就是重复劳动,一个动作一天要做几百遍几千遍。

没有‘211’、‘985’名牌高校的文凭,没有有背景的父母,在这个社会能出人头地?”面对枯燥的工作,年轻的洪家光心中充满了彷徨与怀疑。

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国3人死亡20人受伤,由于我国当时没有自主研制的飞机,只能用美国的飞机运回烈士遗体。

一位老师傅告诉洪家光,“小伙子,你也是一个航空人。不要说你的工作没价值,你加工的一个劣质小零件,就可能毁了一台价格不菲的大机器,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重大工程;也不要说你的岗位单调重复,工作内容每天不变,工作标准、工作质量是可以每天变的。”老师傅的话让洪家光顿时豁亮,自进厂以来他第一次内心燃起了熊熊烈火。


工作中的洪家光

心动则要行动,洪家光决定拜全国劳模孟宪新为师,向他敬佩的人学技术。

当时,孟宪新师傅既不认识洪家光,也不在同一个车间,如何拜师成为难题。洪家光就用了个最笨的方法——软磨硬泡。连续数天,他都到孟师傅那里请教,主动当起了孟师傅的助手。他发现,切削内螺纹,一般工人加工车床工作速度只能开到600转每分钟,快了就会直接打刀,可孟师傅加工时每分钟开到1200转还不用反转退刀。“我当时真的是惊呆了,也更加坚定了我拜师的信念”洪家光道出了当时的心情。

文章来源:《航空学报》 网址: http://www.hkxbzz.cn/zonghexinwen/2020/1029/379.html



上一篇:最可惜的“中国造”,长超5米+带航空座椅,静如
下一篇:全球航空业吃紧,台湾这两家航空公司大赚两岸

航空学报投稿 | 航空学报编辑部| 航空学报版面费 | 航空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航空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