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弄虚作假的后浪?深度扒皮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2)

来源:航空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何同学,制备了高催化活性复合碳材料解决水污染问题,我是真心佩服,高二的学生竟然知道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制备碳材料

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何同学,制备了高催化活性复合碳材料解决水污染问题,我是真心佩服,高二的学生竟然知道热解金属有机框架(MOF)制备碳材料,这可是化材制备常见套路啊,后浪不给活路了!

这是官网上展示的图片,左边是用3d max做的示意图,右边是实物图。

尴尬的是,这图片怎么跟发表在Dalton Transactions期刊上、署名为西北师范大学的一篇文章一模一样呢?从实验流程图到实物图片,可以说是完全一样,第一作者为Zhi同学,何同学也并非其中的共同作者啊。所以为何西北师大化学院的文章与西北师大附中高中生的科创作品完全重复了?是巧合吗?我不信!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徐同学,制备了一种金纳米簇荧光探针,并取了个极具民族特色的名字“天山雪莲”,结论中指出:“所合成的BSA-AuNCs粒子平均粒径为1.5 nm,在紫外灯下发出红色荧光。在经45 ℃旋蒸,BSA-Au NCs激发波长与最大发射波长在处理前后无明显变化。当NO溶液浓度为0.05 - 0.35 mM时,BSA-Au NCs溶液相对荧光强度(I0-I)/I0与NO溶液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该BSA-Au NCs荧光探针对NO的检测线性范围是0.05 - 0.35 mM,其对NO检测极限为0.017 mM”,多么完美的数据!然而,这朵雪莲的心有些黑啊!

项目相关图片给出了一张上海交通大学的证明,其中指出徐同学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万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化工学院都给盖章认证了呢!看到这,徐同学可以说是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了,毕竟985高校都给证明了这还能有假?

然而,尴尬的事儿再次发生了,在万教授指导的硕士生论文中,我惊奇的发现,流程图几乎一模一样,区别在于颗粒的颜色一个为灰色、一个为黄色(如果这也算实质区别),实验数据中,荧光光谱图两者可以说是100%相同,还是巧合吗?!

结论里,除了部分句子换了语序,得到的实验现象、粒子的尺寸、线性范围及检测限(标黄部分)等与徐同学的一模一样,真的是科学史上的奇观了。

来,继续!

重庆第八中学的谢同学进行了电致化学发光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在次黄嘌呤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该同学做实验非常认真,有图片为证哦!

然而,尴尬如约而至,在西南大学左同学的硕士论文中,找到了一模一样的实验流程图和实验数据!你还是从前那个数据,没有一丝丝的改变!所以拿着移液枪细心做实验的谢同学真的非常认真呢!

写到这里,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么多中学生的数据与高校研究生的论文重复绝非偶然,虽然这只是冰山一角,但背后为了取得考试加分、保送资格等利益的黑心昭然若揭,而且操作地如此堂而皇之,实在是罕见,令人发指!

联想到前几天小学生研究癌症论文的后续,研究院爸爸的致歉毫无诚意,竟然使用“过度参与”这一借口来搪塞学术腐败一事,央求大家的宽容和谅解,缓解孩子的精神压力。我实在哭笑不得,有些科研人员真的是毫无底线、毫无廉耻之心!

当你用见不得人的手段为孩子谋锦绣前程的时候,你的精神状态可好?孩子难道不知道自己是否参与本课题了吗?小小年纪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取得不义的荣誉,如不纠正,长大可还得了?如果诡辩可以导致大是大非的立场,可能这也是对我们科研体制的莫大讽刺了。

另一方面,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对于该事件的处理更是让人意难平,通告指出该项目违反了“项目必须本人书写”的规定,仅仅撤销该奖项,那么,对研究院爸爸的处理?研究院的声明呢?有劣迹的研究者是否适合继续担任研究院的职位,如何指导学生?除了这一个事件,其它奖项是否有猫腻呢?如何让机制在阳光下运行,避免更多的类似事件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也需要深入的思考。

文章来源:《航空学报》 网址: http://www.hkxbzz.cn/zonghexinwen/2020/1016/349.html



上一篇:喜讯!我校5位教授入选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
下一篇:青少年科技大赛屡遭质疑:研究癌症机制,动用

航空学报投稿 | 航空学报编辑部| 航空学报版面费 | 航空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航空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