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航空工业沈飞工艺研究所李晓丹:我与蓝天有个

来源:航空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2年,李晓丹从东北大学博士毕业,来到航空工业沈飞工艺研究所,成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建设者。9年来,她始终带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向往,立足工作岗位,潜心业务研究,追逐着

2012年,李晓丹从东北大学博士毕业,来到航空工业沈飞工艺研究所,成为国家航空事业的建设者。9年来,她始终带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和向往,立足工作岗位,潜心业务研究,追逐着一直期待的航空梦想,为推进航空行业增材制造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立下了汗马功劳。

某新型飞机研制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以增材制造技术为例,缺乏全面的材料性能考核数据以及完整的工艺流程研究,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针对这一难题,李晓丹主动承担了沈阳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课题《航空复杂金属零件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攻关》项目,设计了激光选区熔化增材制造技术的全工艺流程,突破了增材制造工艺模型建立/优化、缺陷控制、复杂型面检测、无损检测标准适应性研究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工艺定型,通过了装机评审,实现了典型零件的自主生产和装机应用。现已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型号研制,完成4个型号80余项零件验证,在应用的范围和程度上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

降本增效将技术应用落到实处

理工科博士出身的李晓丹是个敢啃硬骨头的人,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她从没退缩过。在攻克技术瓶颈的同时,她也非常重视新技术在工程化应用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在提高研制效率、降低应用成本方面做出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伊始,沈飞公司技术团队以试错形式为主,研究成本和工作效率难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针对这一问题,她开展了增材仿真技术研究,完成了某型号课题“钛合金尾椎尖结构增材成形过程仿真技术研究”,掌握了网格划分、固有应变校准、应力分布、变形预测等一系列仿真手段,并将仿真技术应用到增材生产线,提高了研制效率,降低了研制成本。

金属粉末原料费用是构成增材制造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回收粉的性能未经有效验证,目前设计只允许上机产品使用新粉,造成了原材料的极大浪费。针对这一难题,李晓丹完成了《增材制造金属粉末循环利用技术研究》课题,掌握了激光选区熔化工艺及其专用金属粉末之间的性能关系,推动了增材粉末循环利用的进程。

率先垂范主动带领团队攻关

李晓丹秉承“大有可为、事在人为、关键在为”的信念,身先士卒、加班加点,组织团队完成了全部增材零件的并行设计、工艺准备、外厂技术协调等工作。她满怀一腔热血,带领团队成员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作现场,对这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展开了全方位的工艺研究和产品性能测试,仅试验数据及分析报告就完成了800多页,厚厚的项目总结报告中既有他们的心血、汗水,更有对这项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多的信心。

李晓丹带领技术团队承担和主要参研了国家、省市以及公司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使增材制造技术成功应用到航空型号研制中。并且,在国内航空主机厂中首次实现了典型零件的自主批量生产和装机应用,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为推进航空行业增材制造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对助推航空工业和其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军事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有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这是李晓丹的座右铭。多少年过去了,她的工作笔记换了一本又一本,但扉页上不变的就是这铮铮誓言。她在科研创新的漫漫长路上探索,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航空事业。为了祖国领空的安全,为了实现航空强国的初心,李晓丹将继续冲锋在生产一线,在航空技术创新的大道上坚定前行。

文章来源:《航空学报》 网址: http://www.hkxbzz.cn/zonghexinwen/2021/0306/672.html



上一篇:圆通航空B757-200(RB211)首次换发工作
下一篇:成绩斐然,差距也很明显!中美航空发动机的差

航空学报投稿 | 航空学报编辑部| 航空学报版面费 | 航空学报论文发表 | 航空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航空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